联合举办2025金融科技论坛

“2025 金融科技论坛”于香港隆重揭幕
政策领袖、监管机构及业界高层共议创新、监管与银行业未来

论坛云集来自政府、监管机构、金融业界及创科领域的代表,共同探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嘉宾及讲者云集于“2025金融科技论坛”,主题为“共塑银行新业态 智领金融创未来”

2025年8月28日,由香港银行公会与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金融科技论坛”于数码港隆重举行,论坛以“共塑银行新业态,智领金融创未来”为主题。面对金融科技加速演进及环球经济深度转型,论坛汇聚来自政策部门、监管机构、银行、科技行业,本地和区域性银行业协会等高层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及代币化等创新技术如何重塑银行营运模式、监管框架及策略转型。论坛以香港独特的市场条件与监管优势为基础,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深化应用、强化政策协同与跨界合作,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智能金融时代的全球贡献。

政策驱动创新 发展与监管并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一直积极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并在过程中确保风险能够得到识别及缓解。金融监管机构不仅是执行合规的监督者,亦是塑造金融未来的推动者。例如,通过“监管沙盒”,创新者与监管者共同测试新技术,甚至协作开发解决方案。”他指出,在“一国两制”制度下,香港联通世界、资金池深、汇聚世界级人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理想双向平台。香港的金融科技方案不应仅限于满足本地需求,更要拓展全球市场。在谈及数字资产时,陈司长重申,政府致力建立透明、公平、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效保障投资者、消费者及金融稳定。他指出,数字资产应服务实体经济。展望未来,陈司长表示,人工智能结合区块链及其他新兴技术,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并让金融服务更普惠包容。然而,人工智能亦可能对金融服务的运行及以至经济带来挑战,政府会将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积极推动应用,另一方面稳慎处理涉及网络安全、数据私隐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风险。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于论坛发表“平衡创新与稳定”主题演讲,重申金管局以“风险相同、监管一致”为原则平衡创新与风险,将“负责任的金融科技创新”列为重点,通过“提前沟通”与“灵活演进”的指引模式,持续努力为香港构建有利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环境。他指出,金管局已推出多项创新措施,包括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与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的全新监管沙盒与监管孵化平台,协助银行测试应用场景、优化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推行免费运算资源以降低GenAI试验门槛,推动“A.I.对A.I.”概念应用。同时,金管局亦积极发展代币化市场基础设施,包括Project Ensemble与跨境应用场景,并与内地及多国央行合作探索金融基础建设的互通性与标准一致性。他补充道:“我们不只是适应创新,而是透过决策、合作与技术应用,共同塑造创新的未来,携手推动香港在转型旅程中担当领导角色。”
展望未来,他强调三种关键力量将塑造银行业转型的轨迹:负责任的创新、跨界合作和生态系统协同。

业界合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在致欢迎辞时表示,技术突破正重塑金融格局,为传统金融带来挑战的同时亦孕育新机。他强调,香港拥有高效率基建、蓬勃生态与深厚人才储备,在前沿科技应用方面实力显著。“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的长足进展凝聚了各方合力。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取态前瞻,积极推动银行业与不同业界发挥协同效应,同时确保不以牺牲稳健风险管理或社会责任为代价。协会将坚定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持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及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兼大中华及北亚区行政总裁禤惠仪强调银行业在推动具前瞻性及负责任的金融创新方面的决心,积极为把握未来机遇作好准备。“过去数年,香港银行业在快速支付、数据共享、数码银行业务,以至区块链及资产代币化等金融科技发展的成效显著,全赖业界及监管机构的紧密合作。银行公会从中一直透过各个工作小组,集合业界及其他重要持份者共同推动和完善不同范畴的咨询及执行工作。科技为金融行业带来的转型力量有目共睹,公会将继续培育及吸引金融科技人才,同时提升现职银行从业员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以及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代币化等新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做好准备,以达到发展未来银行的愿景。”

焦点对话:CEO视野下的金融科技三大趋势

论坛焦点之一是“CEO 展望银行业未来:推动创新与增长的变革力量”圆桌论坛,由香港人工智能总会主席、Tsunami Advisors Limited 管理合伙人陈文理主持,与会讲者包括: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丘达根、香港金融管理局首席金融科技总监周惠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集团创新与数码伙伴关系主管博扬(Bojan Obradović)及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数码资产及金融科技主管马飞(Dominic Maffei)。

论坛探讨银行业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及代币化变革趋势。讲者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合规、风险管理及客户体验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代币化如何解锁新资产类别、重塑市场基础设施。与会者强调,要在这个日益代币化、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金融格局中保持竞争力,银行业须具备监管前瞻视野、市场联通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创新思维。

午餐主旨演讲:科技驱动的金融重构与未来展望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行政总裁汤道生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及对产业的影响”为题,于午宴上发表主旨演讲。汤先生指出,环球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正迅速增长,2024年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已达4,550亿美元,预计来年将再增长30%。他亦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普及,内地多个领先人工智能应用程式月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反映社会大众对新技术的高度接受程度,同时显示企业层面已准备好进行全面整合。汤先生结合国际与中国市场经验,展示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任务的端对端自动执行,并在消费行为、企业营运效率与产业工作流程推动深层变革。他提出金融机构应把握四大关键策略以释放AI潜力:优化模型规模与成本效益、聚焦高确定性应用场景、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以及积极管理人才与就业转型。汤先生重申腾讯对务实AI发展的长期承诺,并呼吁业界加强跨界协作,携手实现生产力的真正提升,并以负责任的创新重塑金融生态。

持续创新与协作 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科技枢纽的地位

2025金融科技论坛全日议程涵盖主题演讲、专题分享、专家讨论、行业展览及午宴主题演讲等多个环节。论坛除了对人工智能在银行营运与合规方面的应用,以及代币化在资本市场中日益重要的作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以外,亦聚焦伦理规范、平台互操作性等议题,为与会者提供具实践价值的见解及跨行业视角,助力业界应对变革挑战,进一步巩固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次论坛中,6间数码港园区企业,包括优秀的本地初创公司与落户香港的内地企业分别展示了多项标志性的创新方案,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械人技术等领域,充分展现数码港社群的多元性与香港创科实力。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郑松岩及开放传神董事长陈冉分享了他们正在建立的“开放源码社区”,籍以汇聚世界各地的开放源码平台和人才。在引入开放源码平台的同时,亦引入开放源码质量保障机制及安全代码检测工具,致力为业界提供可信、安全及先进的开放源码平台,期以协助业界加快新技术应用的系统开发速度,降低开发的成本,并舒缓新技术开发人才短缺的情况,例如在人工智能和数字资产相关技术上,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源码。

通过汇聚全球视角,并凝聚监管机构、业界领袖与科技先驱的共识,论坛进一步印证香港作为值得信赖、开放且具前瞻视野的国际金融中心,致力推动创新、增强韧性、促进金融生态的共融发展。